经济全球化与走进非洲
——刘建军在全国劳模五·一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2009年4月29日
引言: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全国劳模同志们一起共同讨论经济全球化和走进非洲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希望处于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今天,大家更加关注这个话题。 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失时机地投资非洲。
一、
1、当前世界经济的特点:政治多元化、防卫区域化、经济全球化。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明天的全球经济中国化。
2、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非合作:A.中非论坛;B.每年春节后领导访非;C.中央对投资非洲的政策支持;D.最新的文化艺术引导—郑和下西洋。
3、中国的财力,具备了走进非洲的实力:49万亿人民币、119万亿美元储备;
4、中华民族的前四次大振兴:周公—汉武—明初—康乾,700年—大兴。
5、美国时代周刊对世界经济的评估:2002年:21世纪是中国的,2008年:美国的清高把非洲甩给中国。
6、日本对非洲的政策。
7、三个一切:实力决定一切,发展重于一切,观众影响一切。
二、走进非洲适合我们的国情
1、价格优势;2、资源互补;3、常规技术优势;4、政治基础;5、外交和政治需要(温克将军话)6、向国外学习机会;7、就业出路;8、马克思:只有不成熟的市场才有暴利。
三、走进非洲关键是观念
1、三次告别:文革告别个人崇拜、南巡告别所有制崇拜、入世告别计划的崇拜。第四次告别—本土化经济。
2、两只大象和小鹰的故事。
3、克服过去对非环境宣传的片面性:战争、疾病、小偷、炎热、政局。
4、用非洲人的心态对待非洲人。
5、风险推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哥伦布、郑和、杨利伟、红军长征。
6、走出国门也是扩展生命宽度的机会。
7、经得起失败、经得起反对,干小事靠朋友、干大事靠敌人。所以苏格拉底讲,世界上其实就三种人。
四、走出去要能走回来
-
选择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
真心实意交朋友,尽快形成几个朋友圈。
-
不树敌,化解矛盾、聪明处世、和谐发展。
-
语言过关,两个以上翻译。
-
不怕挫折、永不放弃、与狼共舞、高度敏感。
-
要有前瞻性、预料性—吃着一个、拿着一个、看着一个、想着一个。
-
熟知当地法规,尊重宗教信仰。
-
不露富、不炫耀、低调做人。以强者步伐走出去,以弱者的心态谋生存。
-
事事处处讲信誉、重德守信。
-
附强联弱,背靠祖国、追赶世界、植根非洲、产业拉动、共富国强。
结尾:
1)中央电视台的四句话,不去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人生辉煌靠非洲。
2)创新变革:西方人说:钟表动力是机械原理,汽车动力是磁电原理,人类的动力是变革原理。
东方人说:麝香是动物精华,人参是植物精华,黄金是矿物精华,创新是民族精华。